送别诗有哪些情感(送别诗的意境有哪些)

访客 诗词诗歌 2024-09-18 19:16:41

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有着临别之时,赋诗赠予亲友的文化传统。诸多的送别诗,不仅仅反映了文人与亲友之间良好的社会交际关系,更是诗人们内心才情智慧与深情厚谊的外化。自《诗经》起,人们便开始创作表达送别诗,至盛唐,送别诗创作达到了空前繁荣,创作送别诗的传统不断延续,使得这一题材的诗作渐渐具有了鲜明的特色,而其中所蕴涵的深切情感,更发彰显出极强的生命力与丰富的文化内蕴。下面是送别诗有哪些情感,欢迎参考阅读!

自古以来,中国便是一个诗的国度,文人们缘事而发,寄情于诗中。而中国古代送别诗的创作,其数量之多,水平之高,皆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境界。“悲莫悲兮生别离”、“多情自古伤离别”,对于别离的感伤,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无分古今中外,都能引发人们心中深深地共鸣。曹道衡在《江淹及其作品》中谈及江淹的《别赋》时,阐述了其对离愁别绪情感的发生原因的理解:“古代的交通极端不便利,长途旅行,往往穷年累月,而且由于交通工具落后,再加上封建时代的治安很少保障,旅途常常有危险,因此,在古人心中,几百里,一千里就是极大的距离了。从自然条件来说,古人的特别重视别离,也正是上述原因之故。当然,除了古代交通不便以外,社会的条件更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在封建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是建立在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的。不论社会的和生产的斗争也总是以家庭或亲族为单位来进行。离开了自己的家庭和亲友,当然在一系列问题上失去支持而感到软弱无力。再加上在家长制的封建社会中家族观念也特别深,因此人们也总是愿意长期与亲族团聚在一起而不愿分开。”①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人们深深感觉到了生命短暂,离途遥远,聚少离多的人生境况具有跨越时空的共性,总能引发人们的深切感慨,在交通与通信极为不便的古代更加明显,有时离别之间,就是生与死的间隔。又正是由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对于家庭纽带的重视,使得中华民族对离愁别绪有了更加强烈的触动。

房屋出租给酒店的合同

而这种情感,催发了文人们吹响心中“别离的笙箫”,赋诗赠别亲友,抒发对亲友的嘱托以及自身的感慨,而随着送别诗这一题材的日渐成熟与丰富,送别诗更是表现出了情感的多样性,在蕴含着抒发惜别之情的共性之中,又充满了诗人们的个人情感色彩。元代人杨载对送别诗表达的深层情感的不同之处作出了分析,他在《诗法家数》中有云:“赠别之诗,当写不忍之情,方见襟怀之厚。然亦有数等,如别征戍,则写死别,而勉之努力效忠;送人远游,则写不忍别,而勉之及时早回;送人仕宦,则写喜别,而勉之忧国恤民,或诉己穷而望其荐拔,如杜公唯待吹嘘送上天之说是也。”②依据送别的对象、情境,缘事而发、由景而感,情感基调或低婉徘徊,或慷慨激昂,这些情感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展现了诗人们缤纷多彩的内心情感世界。

一、 感伤哀婉

学术界将送别诗的开端追溯到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认为其中《邶风燕燕》为送别诗的开山之作,诗句“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栩栩如生地展现了送别亲人时伤感的情绪,让人感同身受。而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对周围景物、人物行为的描写刻画出来的,诗句表现出委婉含蓄却又不失真切诚挚的风格,感人至深,一唱三叹,感伤之情层层叠叠铺开,让人深深品味,细细咀嚼,表现出一种感伤哀婉的情感特征。

(一) 亲人伤别

中华民族的亲情根脉,来自于上古时期的原始部族,这些部族以家族血缘、婚姻亲缘的强有力纽带将亲族成员紧密联系起来,而后随着城邦国家的逐步建立,居于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也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亲人之间的分别,总是能引发中华民族内心深刻的哀痛。

这种浓重的情感,在《诗经》中已有迹可循。《秦风渭阳》一诗,主要写了秦康公送别公子重耳的事迹。秦康公将公子重耳送至渭水之北,难分难舍、肝肠寸断,亲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在诗中句子里得到很好地表现了:“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分别在即,千言万语无法尽说,唯有以礼物相赠寄托祝福,送别舅舅,又想起已逝的母亲,离别之痛愈发加深,读之令人不忍之情油然而生。

温暖的亲情,表现在送别诗中,娓娓道来,熨帖着离人的心,加深了中华民族亲缘情感的血肉联系。

(二)友人痛离

朋友之义,长教人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国儒家传统中对人伦的重视,使得人们将友情放到了人生情感的重要地位上。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有时甚至不亚于亲情。有真挚情感的知音友人之间面临离别,总会伴随无限感伤。送别友人之时,文人们倾吐内心的'恋恋不舍之情,将深情厚谊内化在送别诗中,一旦离别,就不知何日才能重逢,悲伤失落溢于字句之间。

这一类情调忧伤低回的送友人诗,在寄托伤别之情之外,又表达了对遭遇逆境友人的深切同情与担忧,以及感同身受的愤懑情感。例如宋之问的诗作《送别杜审言》,“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这首诗的语言朴实自然,明白晓畅。作者病中听闻友人被贬谪的消息,劳心嗟叹友人的不幸命运,虽不能相送,但“河桥”“江树”无不含情,代替作者远送友人。第三联用典,感慨个性傲然的友人在贬谪离途与人生旅途上和先贤屈原的相似。深以为世路坎坷,世道不公。而结尾借用龙泉剑北埋没的典故,惋惜友人的怀才不遇,但仍然安慰友人,充满温情,肯定了友人“龙泉剑”一般的才能。

表现送别友人时悲伤哀婉的送别诗,体现了送别时主要的情感基调,教人更加珍视友谊,慰藉着离人们伤痛的心灵,传递着人性的温暖。

二、 乐观明朗

随着送别诗的逐渐发展,送别诗所表达的情感境界也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表现送别时的悲伤,而是表现出一种乐观明朗的情感基调。这种阔大的气象,在唐代的送别诗中较为明显,这与开明外放的时代特征有关,盛世王朝,繁荣昌盛,人们心中充满了自信,充满了大无畏的豪壮气魄,敢于冒险和勇于开拓的精神是那个时代精神风貌的主要表现。时代精神涵养着文人的灵魂,表现在文人的作品之中。即使面对离别,也要坦然无畏,乐观的心胸在战胜悲伤中变得更加博大。   (一)激励劝勉亲友

送别诗有意义

送别之时,常常是无可奈何的。人生的种种难以预料、无法左右的境遇致使离别的发生。或是国家有难临危受命;或是仕途不顺遭到贬谪;或是迫于潦倒背井离乡;或是为求功名闯荡天下等。种种对于社会现状、人生境遇的无奈忧虑,与离别的伤感之情交织在一起,使送别诗总体以悲音为主旋律。然而心系离人安危的亲友,悲伤之余,总是希望离人能走出人生的低谷,奋发向上,开拓新的道路。因而在一些送别诗中,表现出了一种鼓舞人心的格调,昂扬向上,使得送别诗的精神境界与艺术境界得到了提高。

唐代边塞诗人高适的著名诗作《别董大》就奏响了一篇发人振奋的乐曲。诗人的朋友著名琴师董庭兰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可谓在人生道路上充满了郁郁不得志的落魄,而此时,高适同样处于贫贱,二人同是人才,却同样沦落底层。诗人与董庭兰分离,在“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纭”的恶劣天气状况下仍要出行,可见生活的奔波与艰辛。天昏地暗,风雪交加,一片苍茫凄凉,这样的环境已让人生出寂寥之情,更何况又面临与好友的离别,更添惆怅。但是高适并未因此消沉,而是表现其内心慷慨豁达,“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莫要担心前边路途上没有知己,像您这样有才能的人总会为人所识。鼓励友人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对友人真诚的鼓励和劝勉,同时也是诗人自己身处逆境但永不言弃精神的写照。在这寒冷的风雪中令人心中涌起一缕缕暖融融的春意,给彼此以温暖。

(二)感谢亲友情意

中国人对亲友之间的情意十分看重,同样认为人际交往之中的礼尚往来、赠答酬谢是为人的基本礼仪,更是维系情感的重要纽带。即将远行之人,由于种种原因别离,可能踌躇满志,也会有无奈落寞。而不论何种事由让人分离,能够不计远行者的处境如何而真心相送、真情牵挂的亲友之情,总是令人内心充满感激。为答谢亲友的相送之情,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意,远行者往往也会写诗赠别亲友。

伟大的诗人李白,是个十分看重亲友情谊的人,他为人爱与豪爽之士交好,洒脱不羁。他赠予素不相识却热情相邀同游的汪伦的赠别诗《赠汪伦》,情真意切,千古传唱。李白承蒙汪伦的邀请去游玩,汪伦的热情好客与周到体贴,使得李白深受感动,为感谢汪伦的深情厚谊,李白即兴脱口吟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的千古名句,表达对汪伦的深深谢意。质朴欢快自然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李白和汪伦的相投的性情:同是不拘俗礼、性情奔放的人。不讲究上层社会虚伪的繁文缛节,直率真挚。李白是洒脱之人,来去自由,不辞而别在普通人看来显得不近人情,不讲客套;但汪伦对李白仅因欣赏却能热情相邀,也是不拘小节,对李白的不辞而别毫不在意,反而赶上去踏歌欢送,也是豪放热情,显出主人翁的大家气度,使得李白大为感动,所赠诗中表现出二人不输于老友的情感,使人由衷地会心一笑。

酬谢赠别之诗,是送别者与被送者之间情感交流的产物,是离人对于送别者真挚情感的回馈。

(三)借由美景畅怀

送别诗除了写情之外,也有许多借景抒情的美丽篇章。中国古代文人善于怡情于山水,寄托自己的情感,转移对于现实困境的忧愁。送别之时,依依惜别之情在所难免,许多复杂情感欲说还休,有的文人便借助于送别之时所见山光水色,自然风光,纾解别离时的惆怅情绪,使分离之人暂时忘却悲伤,以平和坦然的心境面对分离,以自然之美来陶冶洗涤心胸,治愈伤痛,在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中尤见深情。

有的送别诗借景抒情,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景外含不尽之意,引发人的无限感慨与联想。例如宋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短短四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若是不看标题,甚至无法知晓这是一首送别诗,只有细细品读,才能恍然了悟其中隐晦表达的感情。诗中赞美了早晨送别朋友时,在西湖边的净慈寺外看到的西湖美景。着重描绘了摇曳生姿的碧绿接天的莲叶和红艳妖娆的荷花,传神地写出了六月里西湖艳丽如火的风光。诗人好友公林子方喜逢升迁,离京赴任。诗人并未直白地寄予祝福,而是描写叶绿花红、生机勃勃的景色来表达心中的喜悦,由于诗人为好友仕途顺利高兴,因而物皆着我颜色,所写之景色也透露着兴旺的好气象,愿好友的前程也像这美景一般红火。同时又因为虽是喜事,但仍然难舍好友,于是在诗作的始终大加赞美二人皆熟悉的西湖美景,隐晦地向好友表达恋恋不舍之意,希望好友勿忘二人情感,想起这西湖美景,便想起友人的牵挂与祝福。细细品读此诗,仿佛就能看到美丽的西子湖畔,两个即将离别的好友却谈笑风声,同赏美景的动人场景。

情境交融的送别诗,语言优美,令人徜徉于诗句描绘的画面之美中,在文人们创设的独特意境中,早已消尽离愁,醉心山水间。

三、 激昂忧愤

借送别诗抒发个人情感已经成为文人们的常常使用的抒情方式。而所抒发的情感往往与共时性的社会背景紧密联系。或是朝堂腐败污浊,政治昏庸,贤人遭妒,士人们屡遭排挤,最终愤恨远离以自清。或是生逢乱世,士人们身为乱离人,被迫漂泊流寓,人生坎坷,境遇潦倒,深为国家衰亡、民生艰难而忧心,而自身也不断遭遇别离,离愁别恨与个人身世、家国兴亡激烈交织,激昂忧愤之情难以抑制。

(一)表白怀才不遇

古代历史上的一些时期,国家国运衰败,官场腐败,任用奸佞小人把持朝政,任人唯亲,朝中奸臣嫉贤妒能,致使许多贤能之士怀才不遇,愤懑而归。这些能人志士,满怀兼济天下的雄心壮志而来,却不能得到相应的启用,饱受委屈挫败,满腹才华无处施展,无奈只得黯然离去,心中的对于污浊朝廷与奸臣佞贼的憋闷无处抒发,离别之时,面对亲友的深切同情惋惜,这种愤懑情感已经压抑不住,爆发出来,流露在送别诗的字里行间。

李白的《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创作于安史之乱发生前不久。李白在入仕后被谗害被迫离开朝堂,带着满心忧愤漫游五湖四海。暂居宣州时为友人李云饯别。全诗于离别之情不着一字,而是直抒胸臆。“昨日”“今日”都充满了乱人心志的苦闷情绪,理想与现实尖锐的矛盾冲突使诗人长期居于困窘的境地中,郁结难消。然而正如前文中所述,李白性情洒脱不羁,不是一味消沉之人,因而在与好友登楼远眺,感受到快哉千里的辽阔秋风之后,内心的烦忧转眼之间便被一扫而空了。诗歌的感情上于是便出现了一次大的转折和飞跃,与友人相得的喜悦使得诗句充满了李白式的雄奇豪迈的奇思妙想。然而兴致极端高昂之时,情绪却又出人意料地瞬间跌落到谷底,形成了大起大落的感情波澜。这样的情感突变,正如诗人动荡不安情绪,又正是诗人跌宕起伏的身世的写照,人生是如此的“不称意”,只有寄希望于未知的“明朝”。一个洒脱乐观之人,为官场所弃,宦海沉浮,竟也备受摧折而充满了不安与惶惑,令人感慨嗟叹。   失意士子,经历了许多人生的痛苦波折,在与亲友相别时,表白怀才不遇之情,是一曲曲充满了时代悲剧的哀歌,揉进了多少愤懑的血与泪。

(二)忧心国计民生

身逢乱世,既有身世飘零之感,更有家国离乱之伤,“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社会国家动荡不安的大环境下,朝堂奸臣当道,边关战火不断,百姓生灵涂炭,有志之士们若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人生理想,就更加困难了。有许多爱国士人,甚至一生都沉沦社会底层,未能进入朝堂,然而尽管身为下僚乃至于贫贱布衣,那种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从未改变,并一生秉持。以自己的千钧之笔,道尽民生艰辛,直击腐败的政治,振聋发聩。而在这样聚少离多、生离死别的乱世,离别诗表现的情感的深忧剧痛,更是力透纸背。

诗圣杜甫的《送陵州路使君赴任》一诗中表达了他深沉的忧国忧民思想。安史之乱时期,“武将”割据,把持国家,而此时创作于安史之乱初平之时,国家万事衰敝,百废待兴,而路使君这样的“词人”被“拔擢”启用,代表着贤良之士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佩刀”慷慨赴任。杜甫在送别友人之时,不忘殷殷交待路使君去到任上,要选拔清廉的官员,平均百姓的赋税,以身作则,拯救百姓。既是对友人诚恳的嘱咐,又表现出了杜甫深切的爱国情感,不可压抑的激情倾吐而出。

通过以上对送别诗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离别,有时又不仅仅是面对分离,在复杂的社会时代大背景下,家庭离合与个人命运、国家兴亡紧紧交织在一起,赋予了送别诗更加深刻的情感与丰富的内涵。送别诗的情感是复合的而不是单一的,是复杂的而不是单纯的。是因送别的时间地点不同,社会背景的影响,以及个人的独特境遇而具有了复杂情感交织的特性。而正是由于这种复杂性,送别诗中景物的描绘、语言的表现、节奏的把握、情调的抑扬,都深深渗透着文人的情感色彩,透过这些送别诗表现出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文人的人生境遇与内心世界。

版权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